Pandas DataFrame radd() 方法
示例
為 DataFrame 中的每個值加 15
import pandas as pd
data = {
"points": [100, 120, 114],
"total": [350, 340, 402]
}
df = pd.DataFrame(data)
print(df.radd(15))
自己動手試一試 »
定義和用法
radd()
方法將 DataFrame 中的每個值與指定值相加。
該方法稱為*反向*加法,它類似於 add() 方法,但它計算的是 15 + 100
而不是 100 + 15
,在這種情況下結果相同。
指定值必須是一個可以與 DataFrame 值相加的物件。它可以是一個常量數字(如示例中的數字),也可以是一個列表狀的物件,如列表 [15, 20]
或元組 {"points": 380, "total": 22}
,或者是一個 Pandas Series 或另一個 DataFrame,它可以與原始 DataFrame 匹配。
語法
dataframe.radd(other, axis, level, fill_value)
引數
引數 | 描述 |
---|---|
other | 必需。一個數字、數字列表或另一個具有與原始 DataFrame 匹配的資料結構的物件。 |
axis | 可選。一個定義,用於決定是按索引還是按列進行比較。 0 或 'index' 表示按索引比較。 1 或 'columns' 表示按列比較。 |
level | 可選。一個數字或標籤,指示在何處進行比較。 |
fill_value | 可選。一個數字或 None。指定在相加之前如何處理 NaN 值。 |
返回值
一個包含相加結果的 DataFrame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