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Sheets 括號
括號
括號 ()
用於改變運算順序。
使用括號可以使 Google Sheets 先計算括號內的數字,然後再計算公式的其餘部分。
新增括號的方法是在數字的兩側輸入 ()
,例如 (1+2)
。
示例
沒有括號
=10+5*2
結果為 20
,因為計算的是 10+10
。
有括號
=(10+5)*2
結果為 30
,因為計算的是 (15)*2
。
公式可以包含多組括號。
=(10+5)+(2*4)+(4/2)
注意: 單元格可以用作括號內公式中的值,例如 =(A1+A2)*B5
。為了保持簡單,我們在示例中使用了手動輸入。
讓我們來看一些 Google Sheets 中的實際示例。
沒有括號
結果為 17
,計算方式為 2+15
。它使用了 15
,因為 3*5=15
。
有一個括號
結果為 25
,計算方式為 5*5
。它使用了 5
,因為先計算了括號內的數字 (2+3)=5
。
有多個括號
結果為 17
,計算方式為 5+8+4
。括號內的數字會先計算。
巢狀括號
在使用更高階的公式時,您可能需要巢狀括號。您可以將其看作洋蔥,有多層。Google Sheets 將會逐層計算括號內的數字,從最內層開始。
無巢狀示例
=2*2+3*4+5*5*2
它會像計算器一樣平鋪計算值。
巢狀示例
=((2*2)+(3*4)+(5*5))*2
讓我們分解並解釋一下。
巢狀建立了洋蔥一樣的層。您可以有多層。此示例使用了兩層,內層和外層。
它開始計算內層的數字
=((2*2)+(3*4)+(5*5))*2
=(4 + 12 + 25)*2
計算內層=(41)*2
計算外層82
Chapter Summary
括號可用於改變運算順序。括號內的數字會先計算。一個公式可以有多組括號。更高階的公式可以使用巢狀來建立運算層,就像洋蔥一樣。它會先計算最內層,然後是下一層,依此類推。